通-113-1-9961192-藝術鑑賞的視野
報名期間:從 即日起 到 無限期
上課期間:從 即日起 到 無限期
LINE分享功能只支援行動裝置
需登入帳號密碼,才可以進入課程
課程介紹
課程安排
-
主題:文藝復興時期之宗教、人文主義思潮與文化藝術1. 主要內容:當宗教藝術遇到人文主義2. 案例:安傑利科《天使報喜》、康平《天使報喜》、羅塞蒂《天使報喜》3. 教學方法:比較與討論
-
主題:文藝復興時期之宗教、人文主義思潮與文化藝術1. 主要內容:當宗教藝術遇到人文主義2. 案例:安傑利科《天使報喜》、康平《天使報喜》、羅塞蒂《天使報喜》3. 教學方法:比較與討論
-
主題:文藝復興時期之科學、人文主義思潮與文化藝術1. 主要內容:解剖學與藝術2. 案例:達文西1510《喉頭和腿部的解剖研究》3. 教學方法:觀察與討論
-
主題:文藝復興時期文化藝術之圖像、符號 1. 主要內容:象徵、寓意圖、基督教圖像符號 2. 案例:拉菲爾1508《法學》3. 教學方法:提問、說明
-
主題:大航海時期經濟貿易與巴洛克文化藝術風格 1. 主要內容:時代風格、個人民族風格 2. 案例:維梅爾1662-5彈琴的淑女和紳士 3. 教學方法:比較、討論
-
主題:大航海時期經濟貿易與巴洛克文化藝術風格 1. 主要內容:時代風格、個人民族風格 2. 案例:維梅爾1662-5彈琴的淑女和紳士 3. 教學方法:比較、討論
-
主題:經驗主義思潮、科學發展與藝術形式之關係 1. 主要內容: 3度空間─線性透視、大氣透視 2. 案例:里戈,雅仙1694《路易十四人像》3. 教學方法:觀察、比較
-
主題:政治、經濟革命與新古典藝術之形式 1. 主要內容:對藝術品之構圖、肌理、質感的影響 2. 案例:大衛1805-7《拿破崙的加冕典禮》3. 教學方法:提問、講述
-
期中考
-
主題:政治、經濟革命與浪漫主義藝術之形式 1. 主要內容:對藝術品之線條、造形風格的影響 2. 案例:哥雅1814五月十三日 3. 教學方法:提問、講述
-
主題:自然科學、光學、實證主義思潮與藝術形式 1. 主要內容:對藝術品之色彩、光線的影響 2. 案例:雷諾瓦1875林蔭大道 3. 教學方法:觀察、比較
-
主題:社會學、人類學與藝術形式 1. 主要內容:對藝術品之造形風格的影響 2. 案例:畢卡索1937《格爾尼卡》3. 教學方法:觀察、比較、說明
-
主題:佛洛伊德之精神分析心理學與藝術1. 主要內容:夢的解析、潛意識與超現實主義藝術 2. 案例:達利1931《記憶的永恆》3. 教學方法:觀察、比較
-
主題:榮格精神分析心理學與藝術 1. 主要內容:集團潛意識、外向性與內向性 2. 案例:孟克1893吶喊 3. 教學方法:觀察、比較
-
主題:拉岡精神分析心理學與藝術 1. 主要內容:鏡像階段理論與他者影像 2. 案例:沃特豪斯《回音和水仙》3. 教學方法:觀察、比較、講述
-
主題:廿世紀前期完形心理學與歐洲文化藝術 1. 主要內容:藝術品中的均衡1.份量2.方向 2. 案例:瓦薩雷利1970VP-119 3. 教學方法:觀察、比較、討論
-
主題:廿世紀前期完形心理學與歐洲文化藝術1. 主要內容:藝術品中的動態1群化2統一3運動-位置-場力 2. 案例:杜象1912-下樓梯的女人 3. 教學方法:觀察、比較、討論
-
期末考
教師 / 麥惠珍